虽然经过大战前后较为迅速的发展,但中国现代工业的一些固有弱点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多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首先是轻重工业发展的不平衡。轻工业因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大,发展相对较快。重工业则远远落后于轻工业的发展,致使无法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以最为薄弱的机械工业论,多数厂家为修理、装配厂,规模小,平均每厂只有工人25人;设备简陋,平均每厂使用机床不到6台,使用5台机床以下的工厂占总数的74%;还有近1/3的工厂使用人力。经济萧条开始后,为棉纺织业服务而开办的机器厂家纷纷倒闭,这其中还包括像上海中国铁工厂这样拥有几十万资本与几百名工人的大厂。其次是轻工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棉纺业发展迅速,织布业虽有发展,但仍赶不上需求,每年进口的棉布都在六七千万关两,大致与战前持平或略有下降,仍居中国进口物品前列,同时也显示轻工业的发展还处于低附加值的初级制成品阶段。再次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工业企业集中在沿江沿海的大城市,尤以上海、天津、武汉、无锡等地为发达。1922年,上海、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六城市拥有纱锭120万枚,占全国纱锭总数的4/5,其中上海一地即占42%。内地工业发展则极为落后,极端的如云南、贵州、青海,迟至1919年尚无一家注册工厂。最后是大小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资金短缺,中国现代工业向来以中小企业为主,1912年万元资本以下的小公司占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1920年仍占近1/3.资本百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20年有57家,只占工厂总数的3%左右。相比较而言,外资棉纺织厂的规模一般要比华资企业大一倍左右,机器厂规模的悬殊则更大。小企业本小利薄,抵御各种风浪袭击的能力更差,一有风吹草动,只能关门了事。此外,中国现代工业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落后、设备的陈旧、人才的缺乏、家族制的牵扯等等弱点,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有根本改变。
相关影视:杀机电视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