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禧四年(1020年),宋真宗生病以后,更是将朝政直接交由刘娥处理。史书说,“事多决于后”。
刘娥介入朝政的路径,跟武则天挺像的,都是个人有能力,皇帝又有病,顺理成章就从内朝走向了外朝。
在这个过程中,反对力量来势汹汹。宰相寇准等人力劝宋真宗以太子监国,将统治大权从刘娥手中夺回。宋真宗原本同意这个计划,但由于寇准酒后失言,大嘴巴泄密,让支持刘娥的丁谓等人抓住把柄。计划失败,寇准被贬。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太子即位,是为宋仁宗。宋真宗遗诏尊刘娥为皇太后,“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刘娥名正言顺地成为摄政太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垂帘听政生涯。垂帘之初,她欲擒故纵,纵容丁谓势力膨胀,以激起众怒,又利用王曾等人对丁谓擅权的不满情绪,借故将丁谓远谪海南,从而摆脱了丁谓位高难制、尾大不掉之势。
可以看出,在斗寇准、斗丁谓这两场政治斗争中,刘娥实际上充当了朝中两股政治势力的棋子。不论后世如何以寇准为忠臣,以丁谓为奸臣,但这两人的个人权欲是一致的,只是前者希望通过控制太子、后者希望通过控制太后来达到他们各自专权的目的。而刘娥的高明之处在于,利用这两股对立的势力,借力打力,披荆斩棘,一步步稳固了自己作为大宋实际统治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