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编《四库全书》,指示任事诸臣,备极周详,迭次颁谕说明编纂方法,凡有关君臣名分、华夷大义处,一字一句也不放过,像他那样精力卓绝、思虑细密,确是文化史上罕有的苦心人,同时反而也显示汉族民族意识的强固,无法可以消灭。
考据学派盛行,给满族在民族斗争中一个喘息的机会。弘历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机会,防范仍不敢宽纵。《四库》总纂官纪昀曾从容说到江南财力困疲,应该想些救济的办法。弘历大怒叱骂道:“朕看你文学还好,叫你管四库书馆,不过养一个戏子罢了,你怎敢大胆妄谈国事?”
用各样方法,迫令读书人不谈国事,这是清朝文化政策的一贯精神。
第七节 海禁与华侨
明朝因倭寇侵扰,海禁极严,中国商民出洋贸易,朝廷当作可疑可憎的通藩奸细,制定各种防范禁阻的法令,压抑商业的发展。由于南洋群岛诸国需要中国的商品,以及一向遵行朝贡礼,不像倭寇那样凶悍内犯,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不得不放松些。由于沿海各省的人民(主要是闽、粤两省),在暴政苛敛下不能生活,认下海经商,流寓蕃国,不啻是唯一的活路,宁冒死罪,逃出海口,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无法严密封锁。由于嘉靖以来,欧洲货物流行中国,朝廷财政困难,关税成为重要收入,中国商人依商业的发展,下海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不得不非正式开放。由于万历以后,东北边祸益趋危急,朝廷需要西洋新知识的输入,海禁失去意义,事实上明朝末年已经是开关的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