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刘禹锡
【原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注】
秋风引:即秋风曲。萧萧:风声。孤客:独自在外客居的人,指作者自己。秋风从何处吹来?萧萧的风声送走了一群群的大雁。清晨它吹入院落中,吹落了树上枯黄的叶子,独在异乡的我最先听到了这声音。
【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诗人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被贬居住的住所。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将无形之风化为可闻可见的景象。“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将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视野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