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月,左翼作家冯乃超在《拓荒者》中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梁却简单而洒脱地回应说:“我不生气。”
无疑,这是一个熟谙论争心理学的人。且看梁实秋在《骂人的艺术》中的一段挥洒:
“骂人最忌浮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言骂人。善骂者必须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的来势猛便算谁骂赢,唯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铎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你只消轻轻地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
当然,这不是教人骂人,而是我们可以从这段表述中看出,学会揣测人的心理,能掌控好情绪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声高的时候”,往往表示我们已经愤怒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愤怒是一种情绪的波动,小到烦躁不安,大到火冒三丈,还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虽然愤怒是人类拥有的一种完全正常、健康的情绪,但仍应正视的是,如果无法控制愤怒,声高骇人,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堪想象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