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从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观出发,孔子提出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主,提倡寓德教于教学,并提出“深思”"立志""克己"“力行”“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②孔子践行“仁”的根本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已及人。③在孔子看来,某人既要靠众人的帮助,如师友切磋交流与共同“言志”;又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追求。为此,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不过,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时表现出明显的二元论:一方面,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后天,强调后天的学习作用;另一方面,他认为有天生的“生而知之”者,将德性培养看成是对天赋道德意识的唤醒,表现了其唯心主义的局限性。④
还有学者探讨了其他儒家人物的观点。例如,荀子也十分重视“智(知)”在培养理想人格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视“诵数”“思索”为“成人”的首要条件。同时,荀子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人,还要实践,人学止于行,才能真正明晓事理。人们只有学习、思索、力行和不断修养,用礼义来培养自己,才能“积善成德”,造就“成人”。⑤对于“欲仁”以及如何实现“仁”的问题,张载坚决反对“欲仁而未致其学者也”的片面态度,突出强调了仁与智的统一。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