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别看张昭是个文人,关键时刻他能给孙权挣面子。在赤壁之战前,张昭是主张投降的,他不属于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但对于一个朝廷,他这种人也是不可少的。能够折冲樽俎,能够犯颜直谏,这是他的长处——犯颜直谏也是要有勇气的,虽然比打仗风险要小。
蜀使大放厥词,孙权脸上无光,自然想起曾让魏使胆寒的张昭。第二天,孙权亲自前去拜见张昭,没让他出迎,直接进了门。张昭大感意外,赶忙要避席谢罪,他还没起身,孙权赶紧制止,并跪坐下来。
说实话,张昭真被感动了,皇帝竟然跑来向他道歉,不过,他仍保持自己人臣的尊严。他对孙权说:“以前太后、先王不是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竭心尽力以报厚恩,只是我见识浅,考虑问题不周,难免违逆圣意。然而,我一片愚心,志在为国忠心效命。倘若要我为了荣华富贵而违心,我做不到。”
为什么三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三国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很重,这是有原因的。从孙权、张昭这对君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代相对和谐的君臣关系。臣子不是奴才,而是有独立人格的。东汉名将马援曾说,不独是君择臣,也是臣择君。三国时代的博弈之所以那么精彩,你打不垮我,我打不垮你,也正是因为各国人才势均力敌,棋逢对手难以取胜。从这点看,乱世也有乱世的好处,在大一统的专制时代,只能君择臣,而臣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