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宣扬的是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追求的是周公和召公一样的功绩,野心不可谓不大。一旦孔子有了土地,再加上德才兼备的弟子们的辅助,这对楚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大王如果重用了他,楚国的后代还能继承到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吗?”
听了子西的话,楚昭王觉得有道理,如果孔子有了封地,再加上一大帮弟子的帮助,将来真有可能越来越强,把楚国灭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是,他就改变了主意。
其实,子西的话有些言过其实,因为楚昭王想封给孔子的只是一块食邑,只是可以征粮征税罢了,并不能征兵打仗。子西之所以这么诋毁孔子,无非是担心孔子得到了楚昭王的信任,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到了秋天,楚昭王病重去世,楚国朝政被子西控制。孔子知道子西不会重用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该去哪里,于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最终,孔子想到了熟悉的卫国,当年在卫国,卫国国君给他的地位和俸禄都还不错。况且,此时卫国的政局已经慢慢稳定了下来。所以,孔子决定离开楚国,再次回到卫国。
这一年是公元前489 年,孔子已经六十三岁了,在离开卫国奔波了三年之后,他又回到了卫国。
孔子回到卫国的时候,他的很多弟子已经在卫国当了大官,有的还成为了国君的亲信。在他们的努力推荐下,卫出公打算重用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