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彻底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政治主张,把近代国人长期以来追求的民主思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孙中山等人旗帜鲜明地赞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以美国、法国等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为模式,规划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方案,并批驳了康有为等改良派鼓吹的中国“民智未开”,不能倡言革命,实行共和,“只可行君主立宪,不能行共和革命”[39]的观点,不仅发展了民主思想,而且扩大了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一词在海内广泛流行,正是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反映了晚清时期思想启蒙运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晚清时期的启蒙运动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方制度文明两个阶段。而在后一个阶段又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主张上的不同。前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指自然科学,后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指制度民主。这就为民国初年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意义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无论是科学也好,还是民主也好,它们的出现都与国人进行的爱国救亡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救亡推动了启蒙,启蒙又促进了救亡。二者之间的相互驱动构成了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的重要特征。